雉雞養殖是一個有前景的好項目和烏骨雞養殖一樣,屬于特種雞養殖項目,有關烏骨雞養殖前景的文章請參見:烏骨雞養殖前景。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雉雞養殖中,雉雞有哪些特性。
雉雞的適應性強
雉雞的適應性廣,耐高溫、抗嚴寒,雉雞既能在嚴寒地帶生長,又能在酷熱的環境繁殖,從炎熱的南方到嚴寒冰雪覆蓋的北方,從沿海平原的東部到丘陵山區的西部,全年每個季節都能成功飼養。常棲息在海拔3000的草原、半山區及丘陵地帶林綠的灌木叢至3000米的高山闊葉林中。野生條件下隨著季節的變化有小范圍的垂直遷徒,夏季棲息于海拔較高的針、闊葉混交林邊緣的灌叢中,秋季之后遷徒到低山的向陽避風之處、山麓地及近山的耕地或湖泊、江邊的葦塘內。
雉雞生性好動、善于奔走
雉雞高飛能力差,只能短距離低飛,一次飛翔距離可達800米遠。善于快走游動,活動量大。養殖中要防逃跑。
雉雞食性雜、喜群居
雉雞是雜食性鳥類,啄食各種昆蟲、豆類、谷粒、草籽、綠葉嫩枝等。在野外,雉雞在春天主要采食野草、野菜的嫩芽和植物根莖、落在地上的籽實。夏季是雉雞飼料最豐富的季節,既能吃到植物的根、莖、葉、花和果,也能吃到各種昆蟲及幼蟲和蟲卵。剛孵出的幼雉主要以昆蟲、幼蟲和蟲卵為食。秋季除采食山上的野果、籽實外,還成群到農田采食作物籽實。在自然界中,雉雞有群集性、幼雞經常成群活動,雉雉往往各自組成一小群,活動在所屬領地內,其它群的雉雉不能侵入,否則將發生強烈爭斗。占區的大小取決于當地適宜的棲息地面積、植被、地形、種群密度和雄雉雞的爭偶能力。孵卵期母雉常在隱蔽處筑巢、產蛋、孵化。幼雉出殼后,母雉帶領幼雉成群活動。幼雉長大后,又重新組成新群體到處覓食。群體可大可小,人工飼養一個群可達300-500只。
雉雞性情膽怯而機警,懼驚嚇
雉雞即使在覓食過程中也不住地抬頭張望,經常回顧四周,稍有不利自己安全的情況發生,立即逃避或隱藏。當敵害迫近時即起飛,不久又滑翔落下。人工飼養時,一旦聽到響聲或動作稍重,雉群受驚無處可躲,便會亂飛亂撞,常碰得頭破血流。因此,雉雞養殖場必須保持環境安靜,防止動作粗暴和產生異聲。
集團總部地址: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 聯系電話:400-0359-146 公司網址:www.ula.net.cn 在線 QQ:2833749305 郵箱:jinlongjituan@sohu.com 備案號:晉ICP備10005445號